海地名单

没有动力更新内容 怎么办?

创作者的职业倦怠(burn out),是很严肃的工作风险。

  • 因为没有流量,没有成就感,不想更新了
  • 有了流量,害怕被批评,不想更新了
  • 觉得写同样的东西有点烦,不想更新了

一般人都会建议你多休息,多充电,但说实在话,这些方法我认为都没有用。

我研究这个问题蛮久了,我觉得有两个点可以思考:

1. 成就感

每天承受多少情绪压力,就必须每天主动卸下。

一般卸下情绪压力的方法,不外乎打坐、运动、散步等 就业数据库 没有动力更新内容 等,这些对大脑都很有帮助。但还有另一个卸下压力的关键,是「成就感」。

只有成就感会让你觉得。

美国有个专门处理「创作者心理疾病」的哈没有动力更新内容 佛医师Dr. K,他提出这世界上有三种创作者:

第一种人,处在「自我责怪」

内容表现得好,他们会说:「这是运气」。他们感受不到成就感;内容表现不好,他们怪自己,说「这是我的错」。

「胜利就是运气,失败就是错误」,这一种创作者非常难感受到每日的成就感,因此注定过劳。

第二种人,是「我好棒棒」。

当内容表现得好,他们会说:「我好棒」;当内容表现不好,他们会说:「我检讨」。 这样的创作者,可以在成功中感受到成就感,比较不容易过劳,但是仍然有个风险:如果哪只影片、哪篇文章爆红了,他接下来「成功的标准」就会非常高,于是越没有动力更新内容 来越难以达成「成功」。 这仍然会导向过劳。

因此,最理想的是第三种创作者心境:「与我无关」。

作品爆红了,那很好,跟我没关系;作品没人看,那很好,也跟我没关系。

这一种创作者,他们的「自我价值」和「作品成功或失败」无关。

(像是卡缪笔下的薛西弗斯,从推石头获得战胜荒谬的成就感一样)

第三种创作者,是最投入于创作过程,最不容 做好与规模化数字代理机构合作的研究 易受到外在影响,因此不会过劳的人。

Dr. K 说:「如果你在第一种状态,先慢慢没有动力更新内容 让自己成为第二种,然后再往第三种移动。不要想要一下子就跳到第三种。」

2. 什么叫做「不受外在成果影响的成就感?」

有一本书目前没有中文版,但内容简单好读,也直指创作者的核心,非常推荐,叫做《The War of Art》(我可能会翻成《这场名叫创作的战争》)

里面最核心的关键是,你必须每天投入创作的沙场,并且在其中获得属于自己的荣耀。这份荣耀不是因为你流量爆了,不是因为赚到了钱,而是单纯的「我今天又重新回到了沙场战斗」,属于战士的荣耀。

日更就是锁定这个目标,反没有动力更新内容 覆一次又一次,第一天奋斗,我是写一篇文章的人;第十天奋斗,我是连续写十篇文章的人;第一百天奋斗,我是连续写一百篇文章的人,这与文章的外在表现完全无关。

每一天,我都成为更强大一点的战士,坚持这个斗志,也是战胜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恐惧的关键。 ⠀ 什么是我们心中最深处的恐惧?

Marianne Williamson 有一首诗:

我们最深的恐惧,不是我们的缺乏;我们最深的恐惧,是我们内心无可测量的强大。

我对这句话的解读是这样的:「我们在担心,要是我已经成为了最强大的自己,但人们仍然不喜欢我怎么办?」因此我们害怕成为最强大的自己。

但当心态转变到「投入沙场」,就没有这个问题了。

外在的声音根本不是重点,他人的认同、流 达荷美铅矿 量、出征、炎上、赞美,那些都不是重点;他人是否喜欢我,是否赞同我在做的事情,那些都不是重点。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